中創新航全固態電池量產:能量密度 430Wh/kg,2027 年裝車
近日,中創新航(CALB)宣布其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,能量密度達到 430Wh/kg,併計劃於 2027 年實現量產裝車。這一消息迅速成為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技術領域的熱門話題,引發了行業內外廣泛關注。
一、全固態電池技術突破的意義
全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方向,其核心優勢在於更高的能量密度、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高的安全性。中創新航此次公佈的 430Wh/kg 能量密度,遠超當前主流液態鋰電池的 250-300Wh/kg,意味著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將有望提升 50% 以上。
電池類型 | 能量密度(Wh/kg) | 安全性 | 量產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液態鋰電池 | 250-300 | 較低 | 已量產 |
半固態電池 | 300-350 | 中等 | 2024-2025 |
全固態電池(中創新航) | 430 | 高 | 2027 |
二、技術細節與行業對比
中創新航的全固態電池採用氧化物電解質體系,解決了傳統固態電池界面阻抗高、循環壽命短等難題。以下是其與國內外主要競爭對手的技術對比:
企業 | 技術路線 | 能量密度(Wh/kg) | 量產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中創新航(中國) | 氧化物電解質 | 430 | 2027 |
豐田(日本) | 硫化物電解質 | 400 | 2027-2028 |
QuantumScape(美國) | 聚合物電解質 | 380 | 2026 |
三、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
1.續航焦慮進一步緩解:以當前主流電動車 600km 續航為基準,全固態電池可將續航提升至 900km 以上,大幅降低用戶焦慮。
2.充電速度革命:固態電池支持 10 分鐘內充電至 80%,接近燃油車加油體驗。
3.成本下降預期:中創新航表示,通過規模化生產,2027 年全固態電池成本將比現有液態電池低 20%。
四、行業專家觀點
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明高指出:"全固態電池是動力電池的終極形態,中創新航的技術突破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。"
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:"2027 年全固態電池量產將引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重構,提前佈局的車企將獲得顯著競爭優勢。"
五、面臨的挑戰
1.生產工藝複雜性:固態電池對生產環境要求極高,需建立全新產線。
2.供應鏈重構:正負極材料、電解質等關鍵材料需建立新供應鏈體系。
3.標準制定:行業急需制定統一的安全測試和性能評價標準。
六、未來展望
根據行業預測,全球全固態電池市場規模將在 2030 年達到 2000 億元人民幣。中創新航此次技術突破,不僅鞏固了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,更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"彎道超車"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。
隨著 2027 年量產節點的臨近,預計將有更多車企宣布與中創新航的合作計劃,新一輪動力電池技術競賽已經拉開帷幕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